【資料圖】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周洪松)以古詩《相思》為題,借助即夢生成虛擬動畫形象與場景,打造出意境悠遠的動畫短片;探索虛擬直播教學,錄制涵蓋3D與2D效果的教學視頻……河北省阜平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以下簡稱“阜平職教中心”)電子商務專業教師張雪夢帶領她的“數字人直播”與“數字人微課”團隊,掀起了一場AI賦能課堂的教育教學革新。這些正是該校以DeepSeek為翼,構建AI教育新樣態的生動縮影。
自2025年2月,阜平職教中心開始以“AI賦能教育,共創智慧課堂新生態”為核心,系統性推進DeepSeek在教育教學方面的應用。如今,該校已逐漸構建起“倡議引導—方案落地—培訓賦能—團隊實踐—賽事檢驗”的全鏈條推進模式,并在師生協同、教材建設、場景應用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活動之初,該校通過發布《關于在教學中積極應用DeepSeek的倡議書》,制定《推廣應用實施方案》,并開展系列專題講座,為全校教師筑牢技術應用根基。項目深化階段,多支教師與學生創新團隊先后組建,同步編寫配套資料。拓展階段,學校開展首屆生成式AI大賽、AI教學節,以品牌賽事為抓手檢驗成果,學生團隊在技能展示周通過數字人直播技術演示階段性突破,推動AI工具與各專業教學深度融合。
在團隊建設方面,阜平職教中心師生協同構建起AI創新共同體。計算機專業教師團隊累計開展4場全校性講座,覆蓋教師超300人次,助力AI工具規模化應用;跨專業教師團隊(電子商務與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深耕《AI數字人直播》課程,創新“PPT隨機點名”教學法,還結合保定市第十五屆中小學生(青少年)運動會需求研發專屬吉祥物,形成“數字人+電商”教學模式。
教材與課程體系建設上,該校分層構建智慧資源庫,適配多元教學需求。今年6月印制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中職通識教材》,覆蓋10個中職專業;7月完成校本教材《DeepSeek通識選修課》。同時,該校汽車專業教師團隊以DeepSeek結合CursorAI編程助手開展PLC編程教學,推動了“AI+專業”深度融合。
如今,阜平職教中心已形成以“教材體系化、團隊專業化、場景多元化、賽事品牌化”為特色的AI教育樣態。學生團隊使用“DeepSeek+Kimi”開展計算機課程自主學習,部分學生還通過“DeepSeek+豆包”創作內容并轉化為實際收益,在創新創業中大顯身手,增強了就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