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在后臺直接‘一鍵起飛’,無人機就會按照設定路線,以7公里為半徑,對高速公路邊坡進行巡檢。”近日,在福泉市高速公路建設養護發展中心大廳內,工作人員徐小蔚邊操縱無人機邊介紹,屏幕上實時顯示著無人機巡檢信息。
福建省高速公路橋隧比超40%,邊坡數高達2.9萬個,邊坡路段占高速公路總里程的57%以上。以往高速公路管養以人工為主,養護巡查工作量大、效率低、安全風險高、主觀性大。去年年底,國內首套針對高速公路場景業務化運行的“無人機組網遙感高速公路智能巡檢系統”在羅寧高速公路率先投用,有效解決以上問題。
“以往,巡檢人員2人一組分區域巡檢邊坡,往往出去就是一天,遇到特殊天氣時更需要小心。”福泉市高速公路建設養護發展中心主任鐘啟春說,而無人機不到20分鐘就能完成半徑7公里范圍內的邊坡巡檢。“一個200米的邊坡,人工巡檢可能得一兩個小時,無人機只需要3分鐘左右。”
無人機機場部署在養護站服務區等高速公路沿線場地,巡檢系統通過構建任務智能分配模型,實現高度智能的實時監控與遠程操控。
“以此次巡檢為例,我們提前設定好巡檢路線,無人機到達邊坡時在不同點位自動拍攝超高清圖像,全程只需要簡單幾個操作。”徐小蔚說。
為了能高效準確發現公路邊坡的各種病害,系統構建了無人機巡航視角下的病害數據庫,無人機將數據圖像傳回后,通過智能對比、人工二次篩查,可識別道路裂縫、坑槽、標線破損、拋撒物等,算法精度均超90%;同時配套無人機機載邊緣計算套件,實現機上數據實時處理與事件實時感知,車輛智能識別準確率達98%,事件感知準確率超90%。
據統計,無人機邊坡智能巡檢系統自去年投入使用以來,已累計巡檢高速公路邊坡、路基等重點區域超過120公里,巡檢覆蓋面積提升50%以上;相比傳統人工巡檢,作業效率提升10倍以上,高速公路養護費用明顯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