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青島膠州市堅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圍繞地域文化、產業布局和重大項目等,由交通運輸部門當好“開路”先鋒,助推“農村路”與鄉村振興、觀光旅游、購物休閑、智慧城市等深度融合,并以信息化技術賦能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目前,已完成53 條“四好農村路”建設,以精品示范標桿農村公路助推富民興業。
“一面屏、一張網”護航“路長治”
11月7 日,在膠州市李孟路非現場執法設備安裝現場,技術人員正在對剛安裝好的抓拍、稱重、顯示設備進行調試,在與后臺數據平臺實現數據傳輸后,正式并入膠州市交通運行監測與應急指揮平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是今年安裝的第 20 套農村公路信息化設備,預計全年完成21 套,屆時可實現對全市所有農村主干道路的動態信息監控。”膠州市交通運輸局農村公路科科長周春生介紹說,膠州市將“四好農村路”超限超載治理納入監管體系,采取“建平臺、設前哨、組網絡、共分享”的辦法,助推交通養護信息“一面屏、一張網、全覆蓋”,全面提升農村公路通行能力。
“九城路車家河橋北位置路面有破損,請及時維修”“王相路后澄海村位置有貨運車輛疑似超載,請前往處理”記者在平臺指揮現場看到,調度員王璇正在膠州市交通運行監測調度中心,對農村公路實時狀態進行調度,現場8.4x2.36 米LED 顯示大屏上,全市路網通行狀況和非現場執法點車輛抓拍數據、稱重數據、視頻數據等,分模塊實時呈現,全市交通路網運行、執法狀態一目了然。
根據《膠州市農村公路信息化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膠州市將分3期投資1.6億元,建設31處非現場執法檢測點。2021年,先行啟用7 處;2022 年投資6300 余萬元建設14 處;2023 年全部建成,實現膠州交通主干道路、主要農村道路信息化監管全覆蓋。
膠州市將農村公路信息化建設納入交通建設計劃,由交通執法部門、交通建設部門、道路養護部門、科技信息部門聯合推進,結合全市綜合交通規劃、重點交通工程、農村公路大中修、鄉村振興等工程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驗收。
通過道路管養信息化的實施,膠州市貨運車輛超載率明顯降低,治超檢測點超載率由2020年的2.3%下降至當前的0.16%;路面破損情況得到改善,農村公路優良路率由2020年的86.4%上升至當前的92.1%,農村公路的完好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連續4 年在“四好農村路”考核中名列青島市第一名。
在線下,膠州市進一步完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建立了“總路長+縣鄉村三級路長”的路長組織體系,設置縣鄉村三級路長633 名,路長設置率100%;每條路安排專人定期巡查、保潔;通過先養后補、以獎代補等方式保障養護經費,按照縣道20000元/公里、鄉道15000元/公里、村道6000元/公里撥付養護經費,極大提高了鎮街公路養護部門的工作積極性,全面提升農村公路“暢安舒美”的通行服務水平。
“路產融合”賦能“村美民富”
豐收季節,洋河鎮李高莊村的魏金平站在村頭剛修好的柏油路上,望著自家果園里壓滿枝頭的大紅蘋果,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
“以前路窄,還坑洼不平,到了旅游采摘旺季,客人都不愿意過來,果農們只能干著急。如今路修好了,車進來了,人氣也旺了,采摘的游客來來往往,好不熱鬧。”魏金平說。
魏金平家果園前的這條路,就是貫穿洋河鎮的雙石路,途經李高莊、西王家莊、張家瑩等8 個村莊、社區,連接東石、艾山、西石、九頂蓮花山等風景區,全長 11.4 公里。
位于膠州市西南的洋河鎮,鎮域內多丘陵,村莊耕地多為“山嶺薄地”,近幾年,蔬菜大棚、果園采摘、鄉村漫游等鄉村經濟發展的很快,但曾因交通基礎設施相對落后,群眾辛辛苦苦的成果運不出去、人請不進來,制約了鄉村經濟發展。
雙石路于2022 年10 月全面竣工通車。沿線十幾個采摘園, 紛紛開展采摘、漫游、一日游等旅游活動,逐步形成了串聯全域的生態慢行環線。
洋河鎮文旅辦負責人周騰介紹,雙石路的建設,解決了“出路”問題,促進了物流、人流、信息流的融合發展,使得采摘產業、種植產業、鄉村漫游、農家樂等鄉村經濟煥發生機。
“已連續舉辦15屆的‘鄉村慢生活體驗節’、以及馬拉松賽、山影燈光秀、抖音短視頻大賽等特色主題活動,吸引力眾多游客,‘山水洋河?四季有約’的旅游品牌已經叫響,年均接待游客30萬余人,帶動村民增收4000余萬元。”周騰說。
以路為媒,促產融合。洋河鎮不斷提升王相路、雙石路、杜泊路等路網品質和功能,串聯轄區旅游景點、重點項目、美麗鄉村等,已從單純的果蔬采摘,發展為集鄉村慢生活體驗、田園嘉年華、研學旅游、工業旅游等于一體的鄉村旅游綜合體。
“路暢路美”助力營商環境優化
從3 億美元到10 億美元再到18 億美元,益海嘉里項目落戶膠州三年時間,世界500 強企業為何連續兩次增資?是企業對膠州營商環境和發展前景的堅定信心。
去年,在得知益海嘉里項目三期全部達產后,每日進出園區的運輸車輛超過1500 輛,原來的路況難以滿足企業對物流運輸的需求。膠州市以鎮、新村、網格村三級黨組織為統領,成立益海嘉里項目群建設暨工業園區綜合提升作戰縱隊,以項目需求為導向,精準發力,強化服務,立即著手推動項目周邊道路建設工作。
據介紹,黃張路(膠州黃島界至芝鐵線段)改建工程于去年11月初正式開工,目前道路已拓寬一倍有余,達到 42.5 米,雙向六車道;時速從原 60 公里/小時提升至 80 公里/小時,并按照一級公路標準進行了道路綠化、路燈亮化,目前已完成工程總量的 60%。
工程完工后,益海嘉里的運輸車輛將從高速出口途徑改建后的黃張公路直接進入園區,同時,膠州市還在園區周圍新建艾山路、東石路等數條道路,新擴建道路20 余公里,徹底滿足了企業的物流需求。
目前,益海嘉里項目已有 5 家公司在膠注冊完成,實際到賬外資1.72 億美元。今年,預計陸續完成一期項目建設并投入生產,二期、三期項目都在順利有序推進中,后續還將進行四期項目的接洽研究。
優化營商環境“永遠在路上”,一條道路、一個路燈、一根管線......處處體現著營商環 境,膠州市交通運輸局始終把企業家放在“C位”,為企業提供“店小二+保姆式”服務,統籌規劃,精準施策,全力推進路網提升改造工 作,助力企業走上發展“快車道”,持續堅定企業投資信心。
今年以來,膠州圍繞全市園區企業和農村群眾對道路的需求,改建、大中修總里程140公里的53條農村道路;對偏僻鄉鎮的222條村道實施安防工程405.5公里;新開、延伸6條公交線路,增設27 處公交站點,建設53 處港灣式候車亭,打通了群眾出行“最后一米”,切實辦好辦實群眾“家門口”的民生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