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9月21日,海杰航運有限公司旗下“伊斯坦布爾橋”號集裝箱船完成在福建省福州江陰港區的首次靠泊作業,標志著連接中國與歐洲的“極地快車道”正式開通,福建港口首次融入北極航道物流體系。
據悉,該輪搭載的貨源以新能源鋰電池和化工產品為主,從江陰港區出發直達歐洲基本港,全程僅需19天,較中歐班列節省7天,與蘇伊士運河傳統航線相比,航程縮短40%,運輸時間快20天以上,為即將到來的中歐圣誕貿易季及歐洲化工、建材等相關產業的原料供應提供物流解決方案。
該航線的開通,讓福州港江陰港區成為華東地區新能源產品出海的核心樞紐,為中歐物流通道提供了多元化選擇,與中歐班列和傳統遠洋航線形成互補,顯著增強了跨境供應鏈的穩定性與抗風險能力。
據了解,福州港江陰港區擁有福建省首個規范化的危貨集裝箱標準堆場,其專業堆場面積達1.4萬平方米,年處理能力可達2.8萬標箱。為保障此次作業順利進行,港區為鋰電池產品定制全鏈條安全管控方案,保障每一個“大型充電寶”安全高效裝船。
海杰航運將基于北極航線(夏季窗口)與蘇伊士運河——地中海航線的動態切換,全年為中國至歐洲基本港提供快速、穩定的運輸服務。這一模式為福建產業帶來顯著利好,既可發揮北極航道的時效優勢,又能確保全年運輸不間斷,契合新能源汽車和大型機械設備等對時效高度敏感產業出口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