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江蘇各地高溫預警不斷。面對炎熱的考驗,有一群人堅守在公路一線,他們就是在酷暑中默默奉獻的“蘇路人”,用堅守與專業保障著公路交通的安全與暢通。
(相關資料圖)
瀝青攤鋪:高溫下的匠心與堅守
“天氣越熱,越要抓緊時間施工,因為高溫有利于瀝青的攤鋪和壓實,能更好地保證工程質量。雖然辛苦點,但一想到能讓大家走上平坦、舒適的道路,心里就覺得很值得。”一位有著多年公路養護經驗的養路工表示。
在徐州235國道新沂段的路面修復養護工程現場,各類大型施工機械正在有序作業。為保障一線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當地實行“做兩頭、歇中間”的工作模式,避開中午高溫時段,早上提前開工,傍晚延遲收工。同時在施工現場設置多個防暑降溫點,配備充足的飲用水、綠豆湯、藿香正氣水、清涼油等防暑用品,加強施工人員的防暑知識培訓,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據悉,該工程將在8月完成全面竣工并通車。屆時,235國道新沂段的道路狀況將得到顯著改善,為當地經濟發展和群眾出行提供更加有力的交通保障。
施工建設:為路網“搭骨架”
在341省道無錫宜興周鐵至楊巷段(東段)新建工程項目,一群公路建設者不懼酷暑,全力保障工程順利推進。500余名建設者以鋼筋為筆、汗水為墨,奮力書寫公路工程建設高質量答卷。該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宜興地區公路網絡,有效緩解周邊道路的交通壓力,為群眾出行和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為切實保障一線公路人的安全,無錫市多措并舉,切實筑起了防暑避暑“安全屏障”。全市普通國省干線工程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戰高溫 送清涼”活動,實行“錯峰作業”,現場配備防暑物資,定期開展健康體檢與安全培訓。
隱患排查:為公路安全護航
一支身著橘紅色養護服的公路養護隊伍,正分布在各個修復現場,憑借專業技能,精準實施公路修補與養護工作,確保路面安全與通行質量。
“我干這一行已經十來年了,雖然天氣熱,但一定要把活干好了做細了,這幾個坑塘如果不及時修補,就容易產生交通事故。”張師傅表示。
近期,針對104國道京嵐線車流量大、重載車輛多,導致部分路段坑塘病害頻發、影響交通安全的問題,徐州銅山公路養護部門迅速響應,集中開展路面病害修復專項行動。截至7月17日,累計修補坑塘33處,約277平方米,銑刨攤鋪41.6立方米,有效提升了104國道京嵐線路況質量與行車安全水平。
在340省道金壇良常大橋施工現場,常州公路部門多措并舉做好防暑降溫工作。通過落實兩班制輪休制度、安裝遮陽傘以及配備安裝空調的移動箱體、備足防暑藥品和降暑飲品等措施,以有效應對高溫天氣,保障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與作業安全。
日常養護:公路綠化的守衛者
夏季日照時間長、降水量充足,公路沿線綠化進入快速生長期。為保障行車安全及綠化景觀效果,揚州高郵公路部門正在全力推進夏季綠化養護工作。通過落實精準開展修剪清理、科學進行綠化灌溉以及及時清除纏繞藤蔓等舉措,入夏以來,高郵公路部門已累計修剪綠化及清理雜樹830平方米,為群眾營造了安全、暢通、美觀的出行環境。
南通海門公路部門根據季節特點,結合精細化養護工作要求開展邊坡雜樹雜草清理工作。養護部門組織各養護工區按照時間、節點,定期對路肩邊坡雜草、雜樹雜枝進行清理。修剪后的公路路肩邊坡變得整潔、美觀,里程碑、百米樁、警示樁等標志變得更加醒目,有效改善了公路路容路貌,保障了轄區內道路安全暢通。
炎炎夏日,江蘇公路工作者不畏高溫,堅守一線,確保公路建設和養護工作順利進行。他們以實際行動保障了交通安全與暢通,為江蘇公路建設和交通環境的提升作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