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近日,由中交天航局承建的山東省首個風電設備大型專用碼頭——山東東營港廣利港區通用碼頭二期主體工程順利完工,標志著全國首批、山東首個平價海上風電場渤海中部風電場建成了讓風電設備裝船下海的“專屬平臺”和“快速通道”。
廣利港區通用碼頭二期主體工程新建兩個1萬噸級泊位,涉及港池疏浚工程、碼頭工程、地基處理及堆場道路工程,以及裝卸和配套的供電、控制、給排水、消防設施。其中,碼頭岸線長337米,港池疏浚約169萬立方米,后方配套堆場面積約15.7萬平米。碼頭年吞吐量達65萬噸,可滿足150套風電機組裝備裝船出海。中交天航局東營項目部項目經理韓建介紹稱,二期碼頭投入使用后,將有效降低風電機組運輸成本、保障交付時間,對渤海中部地區海上風電設備出海發揮積極的“后勤保障”作用。開工以來,為了保障工期工程質量,項目團隊發揮水工工程建設“國家隊”和“主力軍”的優勢,在僅300個日歷天的施工工期里,戰勝疫情、交叉作業以及水文、地質條件等復雜情況的挑戰,確保了工程建設的順利推進和如期履約。
東營港廣利港區是山東省省會城市群最近的出海口,港內規劃建設的東營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園主要用于風電裝備大部件的安裝和儲運。作為產業園重要基礎設施配套工程和山東省重點建設項目,廣利港區通用碼頭二期工程投入使用后,將有力助推山東省新能源資源開發和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發展,為加快實現山東省“3060”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更多清潔“綠電”。
關鍵詞: